1)第847章“同志们!我们胜利了!”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场闹剧在丁盛的铁腕之下,顷刻瓦解,相关人等全部被现场抓捕,一个没跑掉。

  到了晚上一起就餐的时候,丁盛才急匆匆的过来食堂,端着餐盘坐在汪鹏对面,边吃边汇报。

  “领头的人叫金正古,大明老秀才,屡试不中,在代王府当个收租的管事,每年也能捞不少外快。

  他儿子这次感染鼠疫死了,是一个年轻的秀才。

  老头子指望他儿子能中举,花了不少心思,结果大明朝没了,科举也结束了。

  老头子一家都对我们刻骨的仇恨,之前不敢明着来,只是私下里和同类之人背后诅咒而已。

  他儿子死了,家里人没汇报,还藏在箱子里,想偷偷拉出去埋在城外祖坟里。

  结果被巡逻的民兵发现,当场扣押,直接拖去火化了。

  老东西就啥都不顾了,四处传播谣言,鼓动对我们不满的人群。

  嗯!主要是对火化不满,隔离政策不满的这些人集中闹事”。

  “目的呢?”

  记住网址

  “一个是破坏我们的防疫工作,还有个恶毒的计划,等你出现时,往你脸上吐吐沫,把疫病传到你身上”。

  “噗嗤!”

  正在喝紫菜蛋汤的汪鹏,险些被呛住了。

  “这都什么人啊!我特么笑死了都!”

  汪鹏知道必然会有阻力,这只是露头的人,还有不少人估计也在背地里诅咒着他。

  即使是在另一个时空,火葬也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强制推行火葬政策,曾经在农村基层闹出过不小的风浪,干群关系搞得剑拔弩张。

  而那还是提倡火葬长达几十年之后的情形,在这个时代,汪鹏规定病亡尸体一概火化的决定,对普通人来说不亚于平地惊雷。

  在大明朝,其实是不准火葬的。

  《大明律》规定,“其从尊长遗言,将尸烧化及弃置水中者,杖一百;

  卑幼并减二等;若亡殁远方,子孙不能归葬而烧化者,听从其便。”

  意思是就算是长辈与小辈留下了遗言,说要火葬,也不行。

  否则,若烧的是长辈,打一百大板;烧的是小辈,打八十大板。

  当然,如果死在外地,又没钱没能力归葬的,可以火化。

  为何明朝不准火化呢?这事情还得从朱元璋说起。

  重八兄弟还没做皇帝的时候,有一次与下属陶安去金陵,却见城外多处烟尘,恶臭弥漫。

  他掩上鼻子,显得很不高兴。陶安说:

  “古有掩骼埋胔之令,推恩及于枯骨。近世狃于胡俗,或焚之而投骨于水。孝子慈孙,于心何忍?伤恩败俗,莫此为甚。”

  陶安的意思是:火化水葬乃是胡俗,完全不顾亲人之情义,简直道德沦落到了极点。

  朱元璋听后点了99个赞:“此王道之言也!”

  从此出去打仗,只要见路边有未埋尸首,都妥善埋葬。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此作法更推行全国。

  可见,禁止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