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6章 一手茶叶一手税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6章一手茶叶一手税

  赵新淡淡一笑道:“你们不是最喜欢红茶么,难道你还想要绿茶?”

  巴斯宁问道:“那么,阁下您能提供多少?”

  “你们五家,再加上城内其他小商人算作一家,每家五千普特。”

  嚯~~天上咣咣的砸馅饼啊!

  赵新此言一出,五大家族眼睛都直了,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就差流哈喇子了。

  沙俄时代一普特是公斤,五千普特差不多就是八万两千公斤。不过清代的度量衡跟后世不同,一普特合华秤是28斤,所以清代商品交易中一斤就是现在的市斤。

  举个栗子吧。以往俄国人从恰克图买茶叶的话,一普特售价11卢布。这年月的货币可不是纸钞,全都是真金白银。11卢布折算成白银的话是两白银,按照清秤算的话,每斤茶叶为两银子,一担一百斤,也就是两白银。

  简单的说,晋商如果从福建产茶地直接购买青茶或是白毫,一百斤为一担,按照茶叶品级的不同,每担进价在五百文到七八两不等,中间还有长达万里之遥的运费、贩茶的部票费、税金以及行贿等等,可即便如此,其间获利也在数倍。

  总的来说,清代的茶叶贸易是门很复杂的生意,这里面的细节极多,从种茶、生产、代理、包销、官府诸多方面,三两句话根本说不清。行外人要想在这里插一脚,不花大把银子疏通关节是根本不可能的。

  问题是赵新不用啊!北海镇可以派船直接从江南买,四十九万公斤也不过才490吨而已。

  沈敬丹以前就跟赵新提过,恰克图贸易的中断导致福建茶叶大量积压。光靠广州一地,英、法、丹麦、瑞典和荷兰等国根本消化不掉这么多茶叶。

  之前讲过,十三行贸易的一大特点是货款要由行商垫付,等第二年洋商回广州才能结账。以现在广州七八家行商的实力,是无论如何也吃不下海量茶叶的。

  赵新的计划其实已经考虑了很久。武力是一方面,经济利益才是北海镇能不能稳固统治东西伯利亚的核心。

  具体操作就是将伊尔库茨克转变为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北海镇在这里设立交易博览会。不管是棉织品、绢丝、砂糖还是茶叶,亦或是俄国人的皮制品、毛织品,只要堵住恰克图,一样也出不去进不来,到时候就可以将所有的货源都控制在手里。

  晋商不是喜欢囤积土地么?早晚让他们把地都吐出来!

  等到北海镇把晋商打的一蹶不振,就可以去抢占晋商的茶叶地盘,之后再用中俄贸易的利润去补贴南方茶农,建立农业合作社,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中国茶叶的霸主地位就无人能够撼动。

  至于英国人想在斯里兰卡搞茶园的事,说简单也简单。英国人现在既然能鼓动尼泊尔人搞后藏,北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