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 分粮和找矿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人三斤粮食的诱惑让她不顾腿脚不灵便,就要赶去城门。

  “我去,我一起去还不行吗!”徐老敦急忙拦住她道。

  “带上狗剩和大妮,小妮!人家不按男女老少,只是按人头算!”徐老敦的婆娘又大声嘱咐道。

  “是这里吧”谢家荣指了指一片光秃秃的山坡,上边的的浮土却是红褐色的。春节刚过,大年初一,他听说又发现了一处矿脉,他就急不可耐的领着那两个发现矿脉的学生赶过来了。

  郭令智和赵健跳下了先锋军特地配给他们的82型桶车,望了望四周齐声道:“就是这里!”

  “不错,这里有矿的痕迹!走,咱们上去看一下,仔细勘探一番!”谢家荣边说边迈步开始登山,即使82桶车爬坡能力相当出色,但他们来不是为了爬山的,而是为了找矿的。

  虽然采矿车在基地直辖范围内也能找到矿产资源,但二级采矿车精确探矿的范围只有周边十米,虽然比一级时候瞎撞似的一米要好很多,但依旧不能满足大范围寻找矿区的需要。当时若不是孟享对周围地形熟悉,再加上那些矿点已经被提前发现,单单找矿就要忙死孟享了。

  而且二级采矿车还有很多地方去不了,或者不适宜去的地方,这时候人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

  自从感觉人才紧缺后,孟享就命令鼠二特地建立的一个人才信息库,专门针对各方面的人才来收集。

  当他看到跑到自己地盘上来的谢家荣的名字后,就想起了后世的一个帖子。在后世,谢家荣作为我国矿床学的先驱和主要奠基人之一,地质科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却成了一个被人刻意淡忘的人。但他的成就却是不逊于李四光的,尤其是在发现大庆石油上的功劳。只是谢家荣书呆子气太浓,最后只能成为一个悲剧符号。

  看到这个谢家荣的名字,又看到了他后边一长串地质学术界荣誉的介绍,孟享就确定了就是这个谢家荣。

  三个人忙忙碌碌的找了大半天,感觉到肚子咕噜噜直叫,饿的有些眼花了。才在谢家荣的提议下,背着矿石标本走下了山坡。因为有了车,比较方便,所以他们的一些生活用品都放在了车里。

  “我说没人会来偷吧!这地方民风淳厚,不会轻易动人家东西的,再说,他们没有钥匙!”郭令智晃了晃手中的钥匙。谢家荣笑着不语,虽然他有些书呆气,但搞地质的走南闯北的也见多了各类事情,不要说这辆桶车,就是再大的卡车,他也见过被百十人一起抬走了的。

  赵健看了看那串钥匙,凑过头去堆笑道:“回去让我试一试!”

  “不行!你刚开始学,万一出了事故怎么办那咱们可就全被撂在山里了。回去后,再让你开个够!”郭令智果断的拒绝了,上一次赵健自告奋勇的驾驶让大家都惊出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