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零一章 商鞅对于秦国的重要性_视频剪辑: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我当年在魏国的时候,和公子相处的很快乐,现在你我成了敌对两国的将领,不忍心相互攻击,要不咱俩见个面,订个盟约,痛痛快快地喝几杯然后各自撤兵,让秦魏两国相安无事。

  公子卬念在旧情的份上,就去了,结果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虏。

  魏军群龙无首,商鞅趁机攻击魏军,魏军大败。魏惠王被迫割河西之地求和。

  商鞅也是因为这次功劳才被封了商於之地,有了商君这个称号。

  后来秦惠文王继位,商鞅被诬告谋反,被迫逃亡。

  逃亡路上,他想住店,结果店主说,商君有令,没有凭证的客人不能住宿,否则连座,这叫“作法自毙”。

  秦国不能呆了,只能逃亡邻国魏国。

  还好,魏国没有把他骗进来杀了,魏惠王只是怨恨商鞅背信弃义,将商鞅驱逐回秦国。

  商鞅走投无路,只能回到商於之地,真的造起兵造反了,结果兵败被杀,尸体被车裂,家人被灭族。

  真是自作自受。

  商鞅欺骗朋友还只是在战场上,两军阵前,兵不厌诈,也还说得过去。

  与张仪相比,商鞅只是使诈,而张仪就彻底不要脸了。

  当时魏国被齐国打败后,开始衰落,秦国趁机而起,开始东扩。

  六国合纵对付秦国,楚国是纵约长。

  六国里最强的是齐楚,只要这两国联盟,秦国的东东扩计划就寸步难行。

  于是张仪出使楚国,说只要楚国与齐国断交,秦国就把商於六百里地割给楚国。

  楚怀王就答应,于是和齐国断交。

  等楚怀王派人去秦国交割土地的时候,张仪直接耍赖,说是六里,不是六百里。

  楚怀王气坏了,于是两国就打起来了。

  楚怀王这么容易上张仪的当,这不是笨吗?

  其实不是。

  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楚怀王是礼乐文明培养出的最后一代国君。

  他认为张仪是穷苦人出身,从小没有接受过贵族教育,所以不懂得做人要讲诚信。

  楚怀王的悲剧很像当年的宋襄公,宋襄公当年讲求礼仪,败给了还有蛮夷之气的楚国。

  但在楚怀王时代,楚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不但吸收了华夏文明,而且比华夏还华夏。

  楚国的衣服、楚国舞蹈、楚国的音乐,还有楚王好细腰,都是中原诸国追捧的时髦东西。

  为什么有个成语叫“楚楚动人”?

  因为楚国的一切东西都是美好的,楚成了美好的代名词。

  更让楚怀王想不到的是秦昭王。

  秦昭王就更过分了,直接把楚怀王骗到武关,然后要楚怀王割地保命。

  楚怀王宁死不从,秦国就一直扣留着他,三年后,楚怀王在咸阳郁郁而终。

  秦国这种做法,在楚国人民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

  后来项羽起事的时候,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为义帝,仍以楚怀王为旗号,在楚地起事,一呼百应,楚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