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适当的契机_跑团造成灵气复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大唐律,三里之城,半万人口,是为下县,合阳就是这样的一个县城。县城里人口不过三千有余,其余人口散布在城外不同的农庄小村上。一条临清河从城南蜿蜒绕过,一路继续向西而去,直奔利泽而去,只是这临清河清则清矣,水量却不充沛、不利行船。

  宁晨野这段时间都在县城北门附近的玉符宫挂单居住,四个人里面那三位都有住处,唯独他是个社会闲散人员,好在有吉安山道与素真道长的一面之缘,所以他就跑到玉符宫来了。

  不巧的是,素真道长从混元镇回来的第三天,就去了茅山上清宫;巧的是,素真道长走的时候将宁晨野的事告知了清虚道长,也就是现在的玉符宫主持,出家修行自然方便为上,于是宁道人就住在了这里。

  几天下来,宁晨野为人和气,还会一些医术,也就在玉符宫混熟了。县城里有位孝子因为老母亲眼睛不好,所以三年前发愿每日砍一捆柴献给玉符宫做功德,宁道长便告诉了他一个小偏方,居然让老人家的溢泪症缓解了好多,一时间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么一位会医术的道人,玉符宫上下也是跟着沾光,香火多进不少。

  只是目前,宁晨野暗中串联宵小,准备要做大事。

  自从萧征读出古石碑的秘密,四个人兴奋之余,也都纷纷烦恼了起来。

  萧征要伺候黄闻钟读书,伙计要在川源行盘库干活,信差随时可能被派出去送信,集体行动的事,却是有些难,但最让宁晨野着急上火的是,文昌古台是哪?

  小小合阳县城,文庙、城隍、道观、县衙、县学外加两座酒肆,剩下的就是民房街道,小小商业店铺这些。哪里有什么文昌古台?

  趁着黄二公子在县学用功的时间,偷偷溜出来的萧征和剩下三个人在县城鼓楼下的茶肆里,已经喝白了一壶茶,却也没有讨论出个结果。

  “我们都没有类似的技能,比如说通古博今这样,或者可以搜集民谣民谚这样的技能,确实很麻烦啊。”萧征抱着脑袋想不出办法。

  “说书人,我们要是和县城里居民多做打听,是否能有结果呢?”葛良举手向着帷幕方向问道。

  “你们已经问过很多居民了,包括这家茶肆的伙计,昨天你们来这喝茶的时候也问了他一次。”说书人应该是在帷幕后面掷了骰子,“他已经感觉到奇怪了,估计等你们走后,他会把这个当做谈资,和其他的老客闲谈聊起。”

  “麻烦了!”苏听今天一直兴致不高,看起来这个文昌古台的事,难住了很多人,“再这样明目张胆的打听,搞不好引起这些人怀疑,会有麻烦。”

  “麻烦?我们乱打听些无聊的消息,难道还能被拉去县衙打板子?”葛良漫不经心地说。

  “会,内测,呃,我去年听说过这类事,现在县衙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