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6.摸底_重生之向老实人宣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时几乎是求着商家合作,当地的商家一听说网络订餐多以为是骗子。

  …

  更不用奢望商家会使用“在线支付”,让钱经过平台。

  即使在餐厅里发传单,也会被脾气不好的老板随时赶出去。

  直到有吃螃蟹的人站出来,与新平台合作一两个月之后,商家开始信任市场经理,也发现开通外卖业务生意会更好,才开始慢慢接受这一形式。

  而在大学附近开餐馆的老板,大多互相认识,甚至有的人还是同乡。

  当暑假餐厅歇业休息时,口碑就渐渐开始互相传播。

  “有一个叫饿了么的平台给我们生意,就做了一个月,生意越来越好,现在还主动给我们补贴。”

  年中之后,孙佳君被调往江城市场开拓之前未曾涉足的白领区。

  她发现,江城这个地界,尤其是乐园集团附近的餐厅老板,似乎对新鲜事物有着巨大的接受程度,谈起来根本没什么难度。

  “比如光谷软件园附近餐厅有150家,现在接受外卖配送的餐厅估计能有100家,那几天我们开始成宿成宿的接餐厅。”

  “这个其实比较正常,你可能不知道两年前的光谷软件园是什么样的,这些老板敢于下注,跑过来投资开餐厅,做饭馆,他们对社会风向和经济形势的理解深着呢。”

  顾允这样分析来到江城之后,与饿了么合作的餐厅暴涨原因。

  早在光谷软件园还是一片荒芜之地的时候,他们就能跑来投资,恐怕这些老板是整个江城最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了。

  别说接个外卖软件,就连在抖乐上发搞推广,这一套都已经有人无师自通了。

  江城的工作充满了奇迹,前期开拓市场虽然很苦,但当孙佳君再次去到以往合作的餐厅时,她发现餐厅的态度也慢慢变了。

  “那些老板赚到了单子后,简直跟膜拜我们一样,有时还问要不要过去吃午饭。”

  “确实,你们饿了么在这一点上挺与众不同的,很有魄力。”

  和区域经理聊到一半,顾允对饿了么的构架又有了新的理解。

  作为大老板,他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了解,就跑到沪城去和饿了么的创始人谈入股。

  从沟通中顾允看到,饿了么给一线的市场人员,也就是每个区域的区域经理很高的权限,包括费用分配、后台操作等。

  作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最上级的领导也大多是放权管理,反正给个目标,给个预算框架,随便你去搞吧,不行就给你换个区域,再不行走人。

  说白了,谁也不比谁权威多少,谁说的都不一定是对的,大家自己去试,按实际效果来评判。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饿了么整个队伍诞生出了各种神奇的人才。

  听孙佳君说,比如饿了么之前的topsales,开始是沪城大学的区域负责人。

  他是个奇人,在饿了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