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章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_春秋小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章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

  赵武轻声笑了:“阿舒还是想打吗?”

  魏舒一愣,眼见得楚国令尹子荡越走越近,赵武不好再多说,只轻轻的补充:“其实这场战斗,能不打就不打吧。我们已经为胜利付出了许多,再打下去,收益是什么——瘦狗毋食。”

  魏舒眼睛渐渐清亮了。

  魏舒是个聪明人,当然,是个有野心的聪明人,赵武的话虽然隐晦,魏舒脑袋转了转,立刻明白了——兵法云:虚虚实实,以虚为实,以实为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赵武把弱兵排在前阵,这是“虚兵于前”。前方的鲁国军队还算好,毕竟他们曾与楚国人狠狠干了一仗,也算是名声在外。但鲁军身后的列国混杂军队则纯粹是废柴,卫国虚弱不堪,在列国纷纷发展常备军的情况下,卫国国力跟不上,养活不了太多兵力,于是,他们拿出来的军队本来就是婚变的农兵。

  而滕、曹、杞三个国家更弱了,这些国家的军队,可以算的上是单纯“仪仗队”,其国家本身要依仗晋国军队维持安全,那点点军队,平常也就是当作君主的仪仗。如今这些军队抱着耀武扬威的旅游心态南下,只想着在盟会上处处威风,然后打包回家……这样的军队,如果骤然遇到攻击,别指望他们战斗,能找见回家的路已经是他们的幸运了。

  因为有这三支军队在前,整个大军的行进速度快不起来,如此,等赵武带领这样一支军队赶到宋国边境,恐怕智盈已整合好当地军队,与楚军对峙上了。红了眼的楚国人见到赵武“虚兵”而来,会做出什么反应。

  第一反应恐怕是:一不做二不休,干掉北方来的军队,打破封锁再说……然而,赵武的队伍里还有子荡。

  按照春秋惯例,子荡是使者,赵武不能禁止他与外界通讯。他自己的队伍走得慢,这是一种合理的慢,子荡找不出任何理由催促。那么,子荡的信使,速度便会超越晋军。等赵武赶到战场,楚人已提前得知赵武的到来了,赵武的前锋虚弱,但楚人绝不会相信由“天下第一将”赵武,与“晋国第一兵”魏氏军队组成的殿后军,虚弱不堪一击。

  春秋时都是车战,车战讲究阵型配合,楚军完全可以轻易粉碎联军前锋,但当楚军阵型散开,追杀晋军前锋的时候,遇到以强悍著名的魏氏军队,以及以擅长突袭著名的赵氏骑兵,结果会怎么样,即使其蠢如猪也能猜想到。

  所以,楚军必定陷入“第二反应”:前方有智盈步步紧逼,后方来的军队是个热馒头,抓吧怕烫手,不抓可惜了。楚军会在迟疑不定中争吵,直至双方军队合拢——那时,楚军也不用争吵了,因为他们已无可选择。

  赵武所说的后一项:我们已经为这场战争付出了许多,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