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六四章开始军校生活_李大炮的抗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闻到丰收的气息了――玉米已枯了须,稻子已抽了穗,绿油油的菜园子瓜果菜蔬正长得旺……农人顶着草帽冒着烈日正在田地里忙碌,听到大道上的动静也会抬头望过来,投以艳羡的目光和善意的微笑。

  大后方的乡村景象让一干面容疲惫的将士也露出了笑容……只要后方能得一份安宁,在前线的血就没有白流,倒在前线的兄弟们就没有白死!

  驶入古城北门,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昔日繁华的街道已经残破不堪,但一幅幅高悬的标语却依然透着川人的血性――“少吃几顿饭,也要支援前线”,“川人不死绝,就要把小鬼子赶出国”……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前进的方向都是那一幅幅标语下放着的募捐箱,打扮时髦的富家太太去了,衣衫褴褛的乞丐也去了,须发皆白的老者去了,稚气未脱的半大小子也去了……富太太扒下了身上的首饰,乞丐倒出了碗里的零钱,老者掏出了层层包裹的手帕,大半小子放下了还没有握热乎的零花钱,募捐箱里又多了一些抗战的本钱。

  训练团没有停留,继续往御河隍城北边的北较场走去,那里就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本部所在地。

  三五年十月一日,国民政府便在成都设立了军校,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成都分校,三六年四月十五日正式开学,三八年一月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

  三七年南京沦陷前夕,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经三峡夔门关入川,在铜梁整训将近一年之后,于一九三九年春进入成都,与成都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合并,本部驻扎在北较场。

  北较场很大,营墙巍峨,布局整齐,校舍区房舍俨然,校场上器械齐全。

  当然,相较于李四维前生就读的大学,这里就显得简陋了许多。

  训练团进了学校之后自有人接待,安排好了住宿,众将便被领进了一间教室。

  三十多个团长纷纷入座,都是带兵打仗的人,虽然平日里和手下的兄弟们说说笑笑十分随意,但此时却是个个坐姿端庄,神色肃然,就连一向大咧咧的廖黑牛此时也挺直了腰板绷紧了脸。

  “啪嗒……啪嗒……”

  不多时,铿锵的脚步声响起,一个中将军官便昂首挺胸地走了进来,径直走上了前面的讲台。

  军官在讲台上站定,站得笔挺,目光炯炯地一扫众将,轻轻地将腋下的文件夹放在了桌上,紧接着,“啪”地一个敬礼。

  “啪……”

  众将一怔,纷纷起立,敬礼。

  “啪!”

  那中将收回了手,一扫众将,神色肃然,“有人知道黄埔的校训吗?”

  黄埔军校、东北讲武堂、云南讲武堂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合称民初四大军校,其中,东北讲武堂在“九一八事变”后停止招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七七事变”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