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章 仁义道德_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读书不为科考,是确保能分辨谁在说实话,谁在胡说八道!

  天牢有镇抚司力士值守,诸事不便。

  狱卒审讯都收着手,免得打死犯人,平日里或许没事,现在可能就成了上官发火的由头。

  李平安每天来当值,就是读书喝茶闲聊,到点就拔腿走人。

  好生体验了一回体制内生活,一壶茶,一本书,一坐就是一整天!

  仅有的坏处就是六个时辰,相当于十二个小时黑白班轮

  换,不过可以随意请假,当真有事,十天半月不来也无妨,毕竟上班也没啥要紧事。

  请多少天假期,俸禄都是足额发。

  一月五钱银子,米都买不了半石,听起来还不如种地的农民赚得多。

  然而你的收入是全部,我的工资是掩护!

  且不说牢中固定的分润银子,还有有各种额外收入,譬如家属探监、敲诈囚犯,譬如每卖出一个死囚,狱卒就有四五两银子,类似于封口费。

  时不时组团去吃酒,牢里的账,至于结不结账就看酒楼实力了。

  "与富商巨贾比起来,咱就是个穷鬼,不过胜在稳定。常言道富不过三代,咱这铁饭碗能传三十代,那时候还不知道皇帝姓什么呢!

  李平安看完国朝实录,又看完前朝大楚的史书,现在看更前面的《大兴书》。

  史书知道的越多,反而有种绝望和无力。

  历朝历代都宣扬"仁义道德",偏偏以新朝的眼光看前朝事,满眼都是"吃人"二字,再以后朝观新朝,亦复如此!

  几千年了,从来没有变过。

  大兴朝至今近千年,中间出了多少英雄人杰,有人封狼居胥,有人谥号文正,亦有诗仙词圣……

  轮番叱咤风云,偏偏没人能改变这个怪圈!

  "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那些豪杰都改变不了的现状,我又能如何,还是苟活于世吧。

  李平安收敛心灰意冷,换了本《老君说常清静经》诵读,驱散历史的阴翳。

  正在这时。

  牢门外传来喧哗声,哭闹声,求饶声……

  百无聊的王差拨等狱卒,凑过去看热闹,只见镇抚司力士押着苏六等一串儿犯人。

  苏六面上几道血污,扯着嗓子哭嚎,双腿发软迈不动脚步。

  左右两个力士架着拖行,不知从哪里拿了块破布,黑黢黢臭烘烘塞到苏六嘴里堵死,方才安静下来。

  "难怪这厮早上没来送饭!

  王差拨听犯人哭嚎声,大抵能猜出苏六犯了什么事,勾结盐商贩卖私盐。

  这可是重罪!

  盐铁是立国之本,关乎国朝安稳。

  依照大雍律法,凡售卖私盐者达十斤判流放,一石之上可以就地正法。

  狱卒们看了会儿热闹,等所有犯人关入丙字狱,又回到了牌桌,乱哄哄议论苏六贩私盐之事。

  "难怪这小子发财了,原来是干杀头的买卖!

  "听说一斤私盐赚一两银子,一石赚百两,可是暴利!

  "苏六那玉佩扳指,还有教坊司买的姑娘,死罪难逃了……

  忽然有狱卒疑惑道:"苏六哪里弄来的私盐?

  "牢里关过不少私盐贩子,应是与哪个犯人搭上了关系。

  王差拨叮嘱道:"审讯时记得下轻手,三顿米饭白面别饿着,毕竟一锅里搅马勺的兄弟,临行前得给留着体面!

  "王哥放心,咱们懂规矩。

  这是天牢的潜规则之一,同僚犯事入狱,基本不会用重刑。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