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章 桃园往事_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水河横贯京城西侧。

  南岸码头,北岸良田。

  桃林处于大片农田的包围当中,拢共二十余亩,据说是户部一位主事的踏青、避暑所种。

  现在收归朝廷,便宜租给百姓。

  李平安在书契上按了手印,问清楚位置,足足走了两个多时辰,天黑前才见到了桃林。

  深秋时节。

  桃叶落了一地,似铺了层红毯,踩上去软绵绵。

  李平安来到桃林正中,有一座造型古朴的草芦,门外有石桌、石墩,桌面还雕刻了棋枰。

  推门进去,屋内颇为整洁,显然时常有人打扫。

  可惜没有被褥锅碗,或者盖草芦只是应景,或者是奴仆见主家遭劫,将有用的物件卷走了。

  李平安在附近转了转,发现河下游不远处有个村庄。

  正值夕阳西下,袅袅炊烟升起,又被秋风吹散,飘来若有若无的饭香、烟火气。

  成群结伙的农人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走回家,也不知说起了什么开心事,发出爽朗的笑声。

  白云与红叶,夕阳与村庄,农人与田园,绘成一幅秋日画卷。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李平安喃喃自语,原本以为是诗人的矫情,有了天牢、流民的经历,也能感受到田园的自由宁静。

  上前几步,笑着与农人打招呼。

  “大爷,在下从宣府逃荒过来,租了五亩桃林种,晚上天冷,方不方便去村里买些被褥?这是我的户牌。”

  这个时代的农村极为封闭,为防拐子、盗贼混入村中,村民会对外乡人严加盘问。

  如若说不出来历,拿不出户牌路引,直接打死也不犯法。

  “听口音像是北边来的。”

  为首的老农识得几个字,查验过户牌和书契上的官印,对旁的汉子吩咐道。

  “大山,你家有旧被褥,拿一床过来。”

  大山打量李平安衣衫褴褛,不似能付得起钱的人,心不甘情不愿的说道。

  “二爷,那床被褥是俺爹的遗物,得留着哩!”

  “瓜怂货,你爷爷当年逃荒来村里,和老汉俺睡一个被窝,谁还没有个难的时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二爷训斥几声,话音一转说道:“等过年杀了猪,分你这厮半扇,赶紧去拿被褥!”

  李平安连忙说道:“大爷,我有钱。”

  从腰带里摸出粒碎银子,玉米粒儿大小,约么二三钱重,足够买床被褥。

  “收起来吧。”

  二爷按住李平安的手说道:“马上天儿冷了,你得买身棉衣过冬,来年开春又要买农具,这点钱还不够呢!”

  李平安拱手躬身道:“多谢老丈,日后必有报答。”

  二爷见李平安说话、礼仪,与村里的糙汉子不同,打听道:“你可是读过书?”

  “私塾念过几年。”

  李平安说道:“只是天资寻常,连县试都考不过,打算过几日去城里帮人写信,换口饭吃。”

  “竟然是个先生!”

  二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