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章 武昌练兵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督衙门。

  “隆大人,接旨吧!”传旨太监笑眯眯的说道。

  “奴才接旨!”

  隆科多沉默片刻,还是高举双手,接过了圣旨。

  “隆大人,咱家这便告辞了,不送。”传旨太监见隆科多接旨了,顾不上与之寒暄客套,便急匆匆告辞离开。

  “公公慢走!”隆科多同样也没留他,只是看着手中圣旨陷入深思。

  这圣旨是雍正给他下的。

  圣旨的开篇十分不客气,对着他就是劈头盖脸一顿怒斥。

  这是肯定的,自己丢了整个江南,哪怕责任不全在他身上,但他作为江南总督,也难辞其咎。

  不下旨斥责都说不过去。

  而紧接着,雍正又是对其一阵安抚,并顺势册封他为两湖、广西、四川、云贵六省总督。

  当然,这只是任命,眼下广西自顾不暇,云贵动乱,四川要撑着西北边防,实际能调动的就只有两湖财赋而已。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圣旨的后半段,居然是要他明年开春就出兵,东进九江,再伺机顺江而下,直取南京。

  而雍正则是从北方南下,打通淮水,进兵淮扬。

  甚至雍正还在末尾提醒,说自己已经下旨给了广东的反王林俊,许其世镇广东的封赏,要其北上绝断伪明后路。

  三路进兵,合围张网。

  看着这略显仓促而又荒唐的进兵计划,隆科多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皇上没有选择了。

  江南的漕运已经彻底断绝,北方又烽烟四起,全靠湖广这边输血维持,但也只是勉力维持。

  明年开春,基本就是最后的机会了。

  不现在趁着伪明立足时间不长,一战而下,至少也要重创,那后面就基本没得打了。

  而且,伪明又刚好为他们大清的圣祖康熙爷上了个昭宗顺皇帝的恶谥。

  皇上此时提出发兵,根本没人敢反对。

  隆科多双眼微眯:“来人!”

  “大帅!”马上有八旗兵进来。

  隆科多说:“传我帅令,即日起,三军由三日一小操、五日一大操改为两日一小操、四日一大操,此令晓谕全军……包括八旗。”

  “是!”八旗兵退下传令。

  隆科多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放心,遂即提笔,给偏沅巡抚王之枢发去了一道令谕。

  为了防止王之枢阳奉阴违,还专门用上了刚刚到手的六省总督印。

  令谕内容很简单,就是督促和警告王之枢。若是这两湖钱粮出了什么问题,或是送的慢了,那就拿他是问。

  没办法,三日一操改成两日一操,还是寒冷的冬季。

  看似只是缩短一天,但这训练强度可是成倍增加。

  若是粮食跟不上,士卒们吃不饱,可是真的会练死人的。

  在古代,粮饷就是军队的根基,这也是为啥南方绿营的战斗力会如此低下的主要原因。

  三日一小操、五日一大操,说说而已,实际上除了吃空饷外,粮饷早被上面当官的贪墨的差不多了。

  吃都吃不饱,恐怕连五日一操都练不起来,再加上将领又往往喜欢将手下士卒当做家奴来使唤。

  这军队能有个屁的战斗力?

  所谓长期没打仗,至多只能算是直接原因。

  就因为不打仗,所以当官的才敢肆无忌惮的贪墨粮饷,然后士卒吃不饱,战斗力越来越差。

  与之相比,大清的西北边关就几乎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原来的康熙、现在的年羹尧那都是真的会砍人。

  明军这边更是如此。

  硬要比较起来,明军这边都是完全脱产的职业士兵,不光一日一操,还天天有肉腥,且满饷、赏赐、抚恤全都有。

  双方单是在军队的花费上,就差了好几倍。

  这么说吧!

  朱皇帝这边一个兵,花费就顶得上隆科多手下起码四五个兵,至于绿营,那就差的更多了。

  明军能在南方横扫,也不全靠的是运气。

  突然想起来,日本天皇不是正统(ω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