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1 马拉松天才(一)肯尼亚基因_我不是篮球之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hus,意即“多茴香的”,因古代此地生长众多茴香树而得名。体育运动中的马拉松赛跑就得名于此。”

  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的建议,并定名为“马拉松”。

  比赛沿用当年菲迪皮茨所跑的路线,距离约为40公里200米。此后十几年,马拉松跑的距离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

  1908年第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时,为方便英国王室人员观看马拉松赛,特意将起点设在温莎宫的阳台下,终点设在奥林匹克运动场内,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经丈量为26英里385码,折合成42195公里。

  国际田联后来将该距离确定为马拉松跑的标准距离。女子马拉松开展较晚,届奥运会才被正式列入比赛项目。

  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赛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美国从1897年起举行波士顿马拉松赛,至2000年已举办了104届,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马

  拉松在公路上举行,可采用起、终点在同一地点的往返路线或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点的单程路线。比赛时,沿途必须摆放标有已跑距离的公里牌,并要每隔5公里设一个饮料站提供饮料,两个饮料站之间设一个用水站,提供饮水或用水。赛前需经身体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报名参加比赛……”

  基普乔格老老实实的将自己知道的都讲了出来。

  胖子教练有些吃惊的看了看基普乔格,然后哈哈大笑道:

  “哈哈……基普乔格,你不去当历史学家真是太可惜了!你讲的可真棒,就像是在书本上写的一样。

  不过,有些东西,我还是要告诉你:

  你知道是什么造就了咱们肯尼亚在马拉松界的神话么?

  欧洲有一个主流说法是这样说的,他们说咱们这些来自肯尼亚的选手,相比其他背景的选手,有基因上的优势,因为75%的肯尼亚选手来自一个叫做卡伦金的部落。

  哈哈哈哈……卡伦金部落?你听过么?反正我是没有,他们说这个卡伦金部落约有500万人,占咱们肯尼亚总人口的12%。

  说这些卡伦金部落的人骨骼结构与其他人存在显着差异,他们拥有者短躯干、细长四肢和轻薄小腿、脚踝,研究者将这些身体结构描述为“鸟状”,认为这些特征会使他们奔跑时更有效率。

  而几千年来,卡伦金人也从未停止在肯尼亚土地上奔跑,他们的祖先生活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是他们生理上更适应长时间运动所产生的热量和汗液……

  哈哈哈……笑死我了,我说不下去了,基普乔格你相信这些鬼东西么??”

  基普乔格摇了摇头,然后回到:

  “教练,我觉得那些欧洲人都是在胡扯,咱们国家哪里有那什么卡伦金部落啊?就算是真的有,你觉得光靠这些可能存在的先天优势,仅占世界人口006%的卡伦金部落就能一直领跑全人类吗?

  我觉得答案当然不是这样的,后天的努力、汗水和精神力量才是真正发挥着巨大作用的东西!”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不是篮球之神》,“热度网文或者”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txt下载地址:

  手机阅读:

  请收藏:https://m.xiangjiao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